铺设天然石材地面时,要保证施工质量需从施工前准备、施工过程控制、施工后养护等多方面着手,具体如下:
施工前准备
材料检验:检查石材的规格、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。查看石材的色泽是否均匀,有无色差、色斑、裂纹等缺陷。同时检查石材的物理性能指标,如硬度、吸水率等是否符合标准。
基层处理:基层表面应平整,用 2 米靠尺检查,平整度误差不超过 5 毫米。将基层表面的浮土、杂物、油污等清理干净,确保基层坚实、无空鼓。对于不平整的基层,需要进行打磨或修补处理,使其达到铺设要求。
工具及人员准备: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,如切割机、打磨机、橡皮锤、水平尺、墨斗等,并确保工具性能良好。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石材铺设技能和经验,熟悉施工流程和质量标准。
施工过程控制
弹线定位:根据设计要求和房间尺寸,在基层上弹出石材的铺设控制线,包括中心线和边线。弹线应清晰、准确,误差不超过 1 毫米,以保证石材铺设的位置准确、整齐。
铺设结合层:结合层一般采用 1:3 的干硬性水泥砂浆,厚度控制在 30-50 毫米。将水泥砂浆均匀摊铺在基层上,用刮刀或抹子刮平,然后用木抹子搓毛,使表面平整、粗糙,以增加与石材的粘结力。
石材铺贴:在石材背面均匀涂抹一层 10-15 毫米厚的专用石材胶或水泥砂浆,将石材对准控制线平稳地放置在结合层上,用橡皮锤轻轻敲击,使其与结合层紧密结合。铺设时应注意石材之间的缝隙均匀,一般缝隙宽度为 2-3 毫米。
平整度调整:每铺设一块石材,都要用水平尺检查其平整度,误差不超过 2 毫米。如发现不平整,应及时用橡皮锤进行调整,或在结合层下垫薄垫片进行找平。
缝隙处理:石材铺设完成后,对缝隙进行清理,去除其中的杂物和灰尘。然后根据石材的颜色选择合适的填缝剂进行填缝,填缝应饱满、平整,与石材表面齐平。
施工后养护
清洁与保护:施工完成后,及时清理石材表面的污渍和残留的填缝剂等杂物,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干净。然后在石材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纸板等进行保护,防止后续施工过程中对石材造成划伤或污染。
养护时间:在养护期间,应避免人员和重物在石材地面上频繁走动和踩踏,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。养护期间要保持环境温度在 5℃以上,避免低温影响石材与结合层的粘结效果。
下一篇:装修应该包括哪几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