砌墙工程需要关注多个细节,以确保墙体的质量、稳定性和美观度,以下是具体内容:
材料选择
砖的质量:检查砖的外观,不能有明显的裂缝、缺角、掉边等缺陷。不同类型的砖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,如红砖强度较高、隔音隔热性能较好;轻质砖重量轻、保温性能好,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。
水泥和沙子:水泥要选择质量合格、强度等级合适的产品,一般砌墙常用32.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。沙子宜选用中砂,含泥量不能过高,否则会影响砂浆的粘结强度。
辅助材料:拉结筋一般采用直径6-8mm的钢筋,确保其表面无锈蚀,以保证与墙体的连接牢固性。植筋胶要选用质量可靠、粘结强度高的产品,保证拉结筋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效果。
施工准备
基层处理:在砌墙前,必须将地面、墙面等基层表面的杂物、灰尘、油污等清理干净,确保基层坚实、平整。如果基层不平整,需要进行找平处理,以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。
弹线定位:根据设计图纸,在地面和墙面上弹出墙体的边线和控制线,弹线要清晰、准确,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这是保证墙体位置准确、尺寸符合要求的关键步骤。
工具准备:准备好砌墙所需的工具,如瓦刀、抹子、靠尺、线坠、水平尺等,并确保工具完好、能正常使用。
砌墙过程
墙体砌筑
砌砖方式:常见的砌砖方式有一顺一丁、梅花丁等,要保证砖块之间错缝砌筑,上下皮砖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砖长的1/4,以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。
灰缝控制:灰缝应横平竖直,宽度均匀,一般控制在8-12mm。灰缝的饱满度要达到80%以上,严禁出现透明缝、瞎缝和假缝,以保证墙体的防水性能和粘结强度。
拉结筋设置:在砌墙过程中,要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。拉结筋应沿墙高每隔500-600mm设置一道,每道不少于2根,伸入墙体长度不应小于1000mm。
顶部斜砌:当墙体砌至接近梁、板底部时,应留一定空隙,待墙体砌筑完成7天后,再用斜砖进行顶砌。斜砖的角度一般为45°-60°,这样可以使墙体与梁、板更好地结合,避免出现裂缝。
门窗洞口处理
过梁设置:在门窗洞口上方应设置过梁,以承担洞口上部墙体的重量。过梁的尺寸和配筋应根据洞口宽度和墙体荷载等因素确定,过梁两端应伸入墙体不小于250mm。
洞口尺寸:门窗洞口的尺寸要准确,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洞口的垂直度和水平度要符合要求,以保证门窗的安装质量。
施工安全
脚手架搭建:搭建的脚手架要牢固稳定,符合安全规范要求。脚手架的间距、步距、连墙件等设置要合理,脚手板要铺满、铺稳,不得有探头板,以防止施工人员坠落。
施工防护:施工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、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,在高处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,并挂在牢固可靠的地方。同时,要设置好安全网等防护设施,防止物体坠落伤人。
分享一些砌墙工程验收的标准和注意事项
砌墙工程验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细致检查,确保墙体质量符合标准和使用要求。以下是具体的验收标准和注意事项:
验收标准
墙体垂直度:普通砖墙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,全高小于或等于10m的墙体,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;全高大于10m的墙体,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。可用吊线和尺量检查,每2-3m检查一处。
上一篇:马赛克瓷砖铺贴时有哪些特殊要求?
下一篇:砌墙工程要注意的细节